车顶站大象会不会踩塌?全新福特探险者:可以站三只!
在消费者眼里,汽车是一件需要长期使用的耐用型消费品。特别是中大型SUV,同时兼具铺装路面通勤和非铺装路面自驾远游能力,必须能够经受复杂路况考验,在长期用车实践中实现优秀表现。不过,相比车龄颜值、配置、空间、价格这些一眼可辩的直观要素,车辆的长期质量往往体现于一些看不见的细节,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检验。质量网站上,就曾有车主吐槽,车辆在第五年出现仪表台开裂,而部分车型莫名的内饰、底盘异响,底盘锈蚀问题,都是质量网站上车主的投诉大户。因为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才会渐渐暴露,考验的其实是造车人的匠心、良心、对品质的坚守。
长安福特旗下中大型 SUV 旗舰车型全新福特探险者自9月6日上市,截止11月3日订单已破万。福特探险者今年还摘得了“上半年合资中大型SUV(非豪华类)保值率第一名”“35 万以上合资大型SUV(非豪华类)细分市场销量排名第一”等多项桂冠。当人们习惯将全新福特探险者现象级的成功,归功于其出色的产品力时,然而在资深用户们眼里,口碑、内在品质和造车匠心,才是打动消费者的最主要原因。用一位车主的话说:“(探险者)皮实、耐用,用料厚道,安全可靠,开着放心。”
用料不惜工本,看不见的地方做“加法”
2022年,中国车市在泥泞中艰难跋涉,面对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,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选择向现实低头,希望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
甚至在车机屏幕的选用上,长安福特都在努力精益求精,车辆不同于手机、平板这类消费电子产品,消费者选车往往更关注车机屏幕尺寸,不过探险者27英寸车机大屏却采用了1000nit亮度的车机屏幕,效果媲美旗舰级手机,确保强光下可视。
质量上的长期主义,让产品经得起岁月考验
除了在造车中坚持“用好料”,长安福特还坚持采用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测试标准,保证好用料实现好效果,让车辆经受时间的考验,依旧历久弥新。
其实对机械设备来说,时间是最公正的考官,没有人能够在时间面前作弊。对于可能陪伴自己多年的爱车,消费者非常担心随着车龄增长,故障问题大面积出现,这一困惑,除了参考以往用户口碑,也没有太多办法能够解决。长安福特则坚持把测试标准放在明处,供所有消费者监督。
长安福特在制造全新福特探险者时,就采用远高于行业的标准。比如座椅骨架强度达到了国家标准的115%,座椅靠背上端可承受重量800KG,相当于8个200斤大汉的重量。什么情况下前排座椅会乘坐8位大汉?如此冗余设计,只为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,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倔强。又比如发动机经历了行业最严苛的冷热冲击测试,水温在极短时间内从-30度到110度之间,反复循环1050次并超过480小时,以确保在极端环境下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密封性。
事实上,消费者经常抱怨自己爱车仪表台异响、用车一段时间后底盘松散等问题,很多都出在装配精度和零组件耐久性欠佳上。有车主自己算过一笔账,以自己家庭的用车强度,使用十年,座椅移动功能使用次数大约可以达到最多500次,而长安福特承诺的耐久度已经超过7200次。
信息大爆炸时代,消费者更相信眼见为实
品质标准不妥协、材料做工不吝啬,这就是全新福特探险者为实现“耐用”付出的匠心。也许在一年,两年,三年时间里,还无法直观感受到“匠心”凝聚的力量,但当时间拉长到五年、十年,紧致的底盘、毫无异响的内饰和车体框架、由内而外的“真不锈”、让二手车商竖起大拇指的保值率……也许那时,用户才能真正深深体会到匠心的伟大。
值得欣慰的是,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过去很多普通人看不见的造车细节,彻底曝光于公众的视野之中。保值率第一、大型SUV质量第一就是最好的证明,而这也直接助推了全新福特探险者销量的一路走高。就在今年12月,长安福特还荣获了“2022年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5A级企业”称号,这是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权威认证。长安福特已连续2年被评为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5A级企业,标志着长安福特在环境管理与战略、生命周期设计、材料环境、企业绿色治理与社会贡献等领域继续领先行业。
全新福特探险者的匠心品质,正在被更多人看见,长安福特追求耐用的朴素造车理念,也正在点燃消费者的心中的共鸣。
推荐内容
最新文章
- “亲人”同心 共启新途 丨 中国重汽与“亲人”一起过年
- 中医现代化要引起两会代表委员高度重视 ——记《人联网》丛书作者李玉田对2023全国两会的期待
- 深圳盐田综保区“首柜”冷链货物顺利入仓万纬有信达盐田冷链园区
-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:万纬物流持续为企业供应链撬动更大价值
- 盘点哪吒汽车被“误解”的那些事儿
- 中医现代化要引起两会代表委员高度重视 ——记《人联网》丛书作者李玉田对2023全国两会的期待
- 泰康人寿邀你加入英才计划,新年迎接新事业
- 万纬廊坊经开冷链园区获评华北地区首个五星级冷链集配中心
- 中国重汽2023新春贺岁系列微电影 《车轮上的年夜饭》倾情献映
- 比克大圆柱生产基地落户常州,百亿投资扩产30GWh开启零碳新征程